谨防过度炒作上市首日新股

出处:中国证监会www.csrc.gov.cn    日期:2012/3/12

一、盲目跟风炒作上市首日“新股”,投资者损失较大

案例:

1、中小板“首八只”首日过热后,大多数股票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,其中“大族激光”首日开盘不到3秒钟,就创出了48元的高价,421.74%的涨幅,随后两周连续下跌,最低跌至24元,跌幅达50%,首日创出的48元高价,将首日买入的投资者整整“套牢”了两年。

2、“中工国际”上市首日下午1时50分左右股价开始飙升,不到半个小时股价由17元涨至50元,最终以31.97元收盘,较发行价上涨了332%。随后,“中工国际”连续6个交易日跌停,重新跌回17元左右。在50元附近买入的投资者遭受的损失最高达到66%。事隔一年,经历了市场的牛市行情,“中工国际”的价格最高也仅有35.80元,仍远低于上市首日的高价。

其他类型的案例:

1、2007年3月29日深市恢复上市股票“ST仁和”以10.11元开盘后,最高涨至14.99元,涨幅达986.23%,随后连续三个交易日跌停。

2、2007年4月13日沪市股改方案实施复牌股票“*ST长控”,上午 10:40股价从42元左右大幅飙升,最高达85元,涨幅1083.8%,上交所对其实施了盘中紧急停牌。随后,该股连续13个交易日跌停,股价最低跌至34.98元,较最高价85元跌幅高达60%,跟风买入的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。

据统计,2006年6月恢复新股发行上市以来,深沪两市新发上市的114只新股中,有50只股票上市首日的最高价是其上市后一个月内的最高价,占比43.86%。换句话说,超过四成的新股,投资者在上市首日追高买入,将至少“套牢”一个月。其中,深市“得润电子”、“金年会化工”、“同洲电子”和沪市“大同煤业”、“中国银行”等新股“套牢”的时间更长达半年之久。由此看来,新股高开低走的情况可谓比比皆是,投资者对其交易风险不可低估。

二、如何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

第一:研读公告,了解公司基本情况

新股的价值评估和市场定价受公司业绩、净资产、成长性、行业定位和市场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。投资者仔细阅读招股说明书、上市公司相关公告、报告,可以获得最直接、最可靠的信息,据此对公司经营业绩、行业特点、发展前景和潜在风险进行分析,就能做到心中有数。有条件的投资者还可参加或关注公司“路演”,上市公司在发行新股时一般会举办网上路演等推介活动,公司管理层和保荐机构等中介机构将直接面对投资者,介绍公司的现状和发展前景,并回答投资者的问题,投资者可借此机会了解公司的相关情况,感受公司管理层的素质,有机会还可针对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。

第二:参考专业机构的估值分析意见

如果投资者获取信息渠道较少,或自己专业分析能力有限,综合参考专业机构对新股上市交易的估值定价分析,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。无论是新发上市还是暂停恢复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