炒新问答

出处:    日期:2012/3/12

1、“炒新”是一种风险较小并且能获得稳定收益的投资策略吗?

    答:新股上市首日股价往往飙升,“一夜暴富”的神话是众多投资者参与炒作的原始动力。然而投资者错误迷信“新股不败”,沉醉于击鼓传花的差价游戏之中。往往明知是在“博傻”,却自信地认为永远都有下一棒的资金。然而多项统计分析结果与实例均表明,这种行为的风险极大:
    从深交所金融创新实验室实证统计结果看,对于2006.6~2009.6期间发行的223只中小板股票,上市首日买入的投资者亏损比例过半,其中个别股票的投资者账户亏损比例甚至高达99%。
    从深交所综合研究所的分析研究结果看,1991~ 2009年期间,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投资者“炒新”发生亏损的可能性接近甚至超过60%。
    上交所的统计数据显示,沪市新股上市首日涨幅逐年减小,新股上市后短期内股价跌幅超过大盘。新股上市后30个交易日至70个交易日期间,剔除上证综指涨跌幅影响,股价较首日收盘价的跌幅从6.51%扩大至10.65%。
 
 

2、上市首日买入新股,持有更长的时间,是否能降低损失的可能性?

    答:统计截至2007年9月的沪深两市所有1496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动情况,假设投资者在新股上市首日以开盘价买入并持有1个月后以开盘价卖出,我们发现,发生亏损的股票数量占全部1496家上市公司的比例为54.4%。也就是说,投资者发生亏损的可能性是54.4%。如果把投资者持有期限放长到3个月和6个月,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:
    投资者在上市首日以开盘价买入并持有3个月后以开盘价卖出,发生亏损的可能性是55.2%!持有6个月后以开盘价卖出,发生亏损的可能性是49.8%!因此,历史经验告诉我们,上市首日买入新股,持有时间与发生损失的概率之间并没有相关关系,“炒新”投资者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。

3、参与“炒新”的主要是哪类投资者?

    答:深交所金融创新实验室统计数据显示,新股上市首日买入者主要是个人,10个交易日后超过六成亏损。以创业板为例,2009年10月底至2011年10月底,上市首日个人投资者买入金额占比高达95.06%,其中10万元以下个人投资者买入金额占比为22.77%,100万元以下个人投资者买入金额占比为62.48%。2009年10月底至2011年10月底,创业板、中小板首日买入的个人投资者10个交易日后亏损比例分别为64.25%和57.18%,其中创业板、中小板10万元以下个人投资者亏损比例分别为64.62%和57.49%,创业板、中小板100万元以下个人投资者亏损比例分别为63.63%和56.45%。
    上交所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了同样的结果。在参与买入的账户中,99.7%是个人账户,且首日买入者多为博取短期收益,这种“追涨”行为加剧了新股炒作,尤其在个股大幅上涨后,追高买入的账户中高达94.7%的亏损。因此,个人投资者毋忘前车之鉴,警惕“炒新”风险。